寓教于思,寓思于行 —— 呼市一中侯文慧老師教育心得分享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 5月27日
【引言】
楊花落盡,久違的夏日也一步三回頭地走近了,2020屆的高三學子距離高考的日子也越來越近。褪去網課的躁動與重返課堂的不安,回歸到課堂最初的樣子,安靜踏實,一切仿佛很緊張激烈,卻又平靜安詳,加油吧,高三的學子,老師與你們一起同行。
寓教于思,寓思于行
結束領航班例會,走出興華樓,恰好雨剛停,天朗氣清,籃球場上一塵不染,偶爾見到地上楊花柳絮被雨水沖做一堆,一切都顯的那么可愛。柳樹上的幾聲蟲鳴鳥叫似乎在提示我夏天來了。夏天來了,這場從1月持續(xù)至今的疫情似乎也逐漸平息了?;叵脒@幾個月來,作為高三畢業(yè)班的教師,前期的焦慮、網課的不適、安心做“主播”到后來重回課堂、重新定位學生狀態(tài)、再次出發(fā)進行高考拉鋸戰(zhàn),一系列的心路歷程一言難盡。好在有領航班前輩們幫助出謀劃策,備課組老師們群策群力,讓我在疫情之后能快速修正,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教學。
1.最近發(fā)展區(qū)-給學生夠得著的挑戰(zhàn)
2020屆高三我所帶的班級是領航及卓遠班,學生底子好、成績好、腦子夠聰明。夠聰明的人,一般不會在生物上浪費太多時間。聰明人一般都喜歡挑戰(zhàn),而生物學科注重基礎的考查,進入到高三后半段,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總是軟綿綿的,頗有意興闌珊之感。這時的我免不了吐槽幾句,但靜下來總還是要想點辦法的。又要抓成績,又要讓學生在狀態(tài),就得想招。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提出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fā)展區(qū)而達到下一發(fā)展階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fā)展區(qū)的發(fā)展。在我看來現(xiàn)階段能夠給予學生的就是能夠給與他們夠得著的挑戰(zhàn),提高學生突破問題的興趣。在嘗試擴展知識點,強化知識點關聯(lián)卻收獲甚微之后,我只能改變策略,選擇他們喜歡接受的方式——做題。課后閑暇我會出幾道有難度的習題,班級能做出來的人很少?;氐秸n堂只要教師稍加點撥,學生就能想明白。這樣大部分人覺著能夠著,可以再挽救一下自己,課堂也就活躍起來。
2.給學生制造點“麻煩”
我記著小時候經常玩一個游戲,拿顆石子丟進水塘,然后看它在水面上跳躍,經常有厲害的小伙伴一丟就是四五層浪花,還能翻出優(yōu)美的弧線。教師其實也是丟石子的人,手中的石頭要在教學這個大池塘的哪里激起浪花?這個階段的學生在刷題中獲得過巨大的紅利,建立了強大的刷題觀,卻在基礎上輕敵。舉個真實案例,19年的寒假我留了一項記背作業(yè):帶必修三和選修教材,進行基礎記背。開學遇到疫情,開展線上授課,起初我還在竊喜,幸虧要求學生帶教材回家了。結果調查之后才發(fā)現(xiàn)兩個班的學生拿教材的屈指可數(shù),問題出在哪里呢,不重視教材的基本內容,認為刷題能解決所有問題。回歸課堂后被疫情打亂節(jié)奏的孩子們不重視基礎的情緒越來越嚴重。這種情況下只好改變原有復習策略,先開生態(tài),從題入手,下狠手出了一套題,答案全在書上學生就是答不出來,刷題至上的囂張氣焰稍有緩和,之后再用各種資料中的習題來引導,痛定思痛的孩子們也終于意識到自己的真正問題在哪里。
3. 天天堅持,樣樣落實——再縝密的策略,也要有基本工作支持
可能在小點子上有這樣那樣的收獲,在這之外依然離不開基本教學常規(guī)工作的支持。即便高考剩下不到兩個月,也要保證每天可以做到批作業(yè),課堂查作業(yè),個別面批,典型錯誤的課堂糾正這幾項中的兩項,尤其是典型錯誤的糾正,錯誤-人-課堂反饋一條線,學生們從心里認同你的工作,更會進行自我反思。另外保證每周至少1-2次針對周教學的小題篇也是不錯的選擇,不在量,在精煉和與課堂的契合。
4.學習需要調節(jié)
高三的尾聲,學習進入了枯燥和焦灼的狀態(tài),孩子們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因此課堂減壓就成為了我們教學之外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我個人而言,多笑一笑就是減壓的最好方式。人都有獵奇的心理,學生們迫切地渴望窺探教師除工作外的其他面。你喜歡的音樂、電影、生活中的各種段子、和寶寶斗智斗勇的小插曲都是拉進與學生距離和點起課堂小高潮的有效方式,在孩子們開懷一笑的同時,緩和了課堂氛圍,也調和了他們焦灼的學習狀態(tài)。
2020年注定是令人難忘的一年,而作為高三的我們,心里留下的除了疫情,還有那年的風雨,那年的燈火和那年經歷困頓后的不屈不撓。愿我們所有人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愿我們回首來時,笑靨如花。
候文慧
于2020年5月
呼市一中
侯文慧
呼市一中生物學科教師,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二級心理咨詢師。